会晤表面和气背后暗藏分歧
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日”组团”欧洲多国领导人再次造访白宫,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。这场非常被认可的”乌欧组团白宫行”表面看似一团和气,实则未获实质性”停火答案”。与今年2月美乌领导人会晤不欢而散相比,这次会面至少维持了表面的和谐气氛,但深层次的分歧依然明显。
会晤后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已开始安排泽连斯基与普京会面,并规划举行美俄乌三方会谈。这一表态看似积极,但仔细分析会发现,各方对会谈的具体安排仍存在明显温差。俄方仅表示支持”俄乌代表团继续直接谈判”,并未直接回应三方领导人会晤的提议。这种表态上的微妙差异,已经预示着未来谈判之路不会平坦。
核心议题谈不拢暴露三大分歧
停火还是先谈判?这是摆在四方面前的第一个难题。泽连斯基和欧洲领导人坚持必须先停火再谈判,德国总理默茨甚至直言”无法想象下次会议会在没有停火的情况下举行”。而特朗普政府却主张”边打边谈”,这一立场的转变让欧洲方面感到意外和担忧。
安全保障谁负责?这是第二个关键分歧点。虽然美国特使此前暗示可能提供类似北约第五条的安全保障,但特朗普在会晤中却含糊其辞,反而强调欧洲应该承担更多责任。这种表态让急需明确安全保障的乌克兰和欧洲民族感到不安。英国专家尼尔·梅尔文直言,美国可能只会提供武器援助,这远不能满足乌克兰的实际需求。
领土难题避而不谈成为第三个潜在爆发点。泽连斯基表示领土难题将留待三方会谈讨论,这一敏感话题被暂时搁置。但乌克兰《基辅独立报》已经明确表示,不会接受任何”领土交换”协议。这一难题一旦正式摆上谈判桌,很可能成为各方无法逾越的障碍。
四方博弈将持续加剧
这次”乌欧组团白宫行”虽然未能获得期待的”停火答案”,但清晰展现了四方各自的战略意图。俄罗斯可能继续军事施压,同时在美欧分歧中寻找谈判空间;乌克兰则要避免战场溃败,并争取更可靠的安全保障;欧洲民族希望避免在谈判中被边缘化;而美国似乎更关注怎样减少自身责任。
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会晤中强调,欧洲大陆的安全不能被忽视。这一表态反映了欧洲民族不愿完全由美国主导谈判进程的立场。随着博弈的持续,各方都将竭力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,停火协议的达成仍面临诸多变数。未来几周,围绕乌克兰难题的外交角力或将进入更加激烈的阶段。